夏日的余温悄然褪去,萧瑟的秋风渐起,正是寒热交替、气温骤变之时,此时,一种名为“面瘫”的疾病悄然增多,您或您的家人是否曾经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嘴角歪向一侧,眼睛闭不拢,喝水会漏,吃饭夹食?请不要过度惊慌和焦虑,您很可能遇到了面瘫(面神经麻痹),但是
面瘫别慌,中医有方—— 为您解开“歪嘴巴”的烦恼
面瘫,俗称“吊线风”、“歪嘴巴”,是以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多与病毒感染、面部受凉、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而在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里,此病多归于“中风”之范畴,属“中经络”,常因人体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痹阻,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面对面瘫,中医不是“慢郎中”,而是“急先锋”!
许多人认为中医见效慢,只适合调理慢性病,这是一个误区。对于面瘫的急性期介入,中医尤其是针灸治疗,以其卓越的疗效被广泛认可。治疗越早,效果越好,预后更佳。
中医治疗面瘫,有一套“组合拳”:
1. 针灸疗法——通经活络的“主力军”
这是中医治疗面瘫最具特色的方法。通过针刺面部穴位如地仓、颊车、阳白、合谷等,配合电针刺激,能迅速疏通阻滞的经络,驱散风邪,促进面部气血循环,使受损的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根据病情轻重,辨证施治,采用补泻不同手法,疗效显著。(下图为中医电针治疗面瘫病例)
2. 中药内服——驱邪扶正的“内应”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对于风寒袭表证,常以牵正散合桂枝汤加减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对于风热犯络证,则可能选用银翘散加减以疏风清热;对于气血亏虚的患者,则会辅以补阳还五汤等益气活血。内服中药能从体内根本调节气血阴阳,为面部神经的修复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下图为中医科胡波主任医师正为患者望闻问切调配中药内服汤剂)
3. 中药贴敷——直达病所的“外援”
将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如僵蚕、全蝎、白附子等)研磨成粉,用生姜汁或黄酒调成糊状,外敷于患侧面部穴位,通过皮肤吸收,药力直达病所,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下图为手工调配的中药外用贴剂)
4. 艾灸与拔罐——祛风散寒的“温阳术”
对于风寒型面瘫,艾灸的温煦之力可以有效地驱散寒邪,温通经脉。在背部或面部相关穴位进行拔罐,也能祛风除湿,活血化瘀。
5.耳穴贴敷与按摩——安静呵护的“辅助者”
耳穴治疗面瘫,通过耳穴压豆刺激肝、眼、口、面颊等对应区域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有效的辅助疗法。
中医治疗面瘫的优势何在?
1.疗效确切,历史悠久: 千百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了其有效性。
2.绿色安全,副作用小: 相比单纯使用激素、抗病毒药物,中医治疗更为温和,注重调动人体自身修复能力。
3.整体调节,防治结合: 不仅治疗局部症状,更注重调整全身气血状态,增强体质,降低复发风险。
4.个体化方案,精准治疗: 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根据每位患者的体质、病因、病程阶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的面瘫病例口角歪斜改善,鼻唇沟、额纹恢复正常)
给面瘫患者的生活小贴士:
· 注意保暖: 避免面部尤其是耳后部吹冷风、受凉。
· 充分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
· 情绪乐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情绪。
· 饮食调理: 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多食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 保护眼睛: 由于眼睑闭合不全,应佩戴眼镜或眼罩,滴注眼药水,防止角膜干燥和感染。
面瘫虽来得突然,但请相信,它并不可怕。中医药以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手段,能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如果您或身边人正受此困扰,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抓住黄金治疗期,用古老而智慧的医学,助您早日重现灿烂笑容!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中医科在应用中医系统化诊疗面瘫病外还在很多系统疾病的治疗上有其特色优势,科室现拥有电针治疗仪、定向透药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中频电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开设针灸、火罐、刮痧、耳穴、中药贴敷、中医定向透药、中药塌渍治疗、埋针治疗、穴位注射、膏方、药膳食疗等特色中医疗法,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炎性肠病、消化性溃疡、顽固性便秘、痔瘘肛周疾病、男科疾病如前列腺炎、阳痿早泄、性功能下降、不育症等、颈肩腰腿痛、骨质疏松、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慢性咳喘、肾炎、肾功能衰竭及月经不调、乳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等方面有突出优势。
如您有上述疾病的困扰,可随时来中医科进行中西医综合咨询诊疗。
中医科专家门诊
协和江南医院公众号
健康管理中心公众号
就医咨询:027-87959179(发热门诊24小时咨询电话)
027-87958740(一站式服务)
行政咨询:027-87959138(院办)
投诉电话:027-87958689(监察科)
行政值班:027-87953249(非正常工作时段)
体检中心:027-87959103
武汉市江夏区纸坊文化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