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江南”三年铸就武汉南部高水平医院
新业务、新技术更便捷造福于民
扎实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实行智能人脸识别系统,让看病就医更便捷
关注民生,心电远程系统实现“五通”,村民足不出村看病就医新体验
医院实景图
始建于1958年的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2014年挂牌“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2016年,由武汉协和江南医院全面托管。
医院的建设发展始终凝聚着江夏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心血与厚爱,从规划选址黄金地段,斥资12亿元异地新建,医院建设之初就深深烙上“民生工程”印记!再到牵线搭桥促成与武汉协和医院联姻——协和全面托管,再到地铁7号线贯通,实现了与协和医院无缝对接,处处凝聚着江夏百姓浓浓情谊和深深期盼!
托管3年来,医院紧紧围绕“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撑,上联省部属医院,下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足本部,一院多区,打造武汉南部最高水平医学中心”的战略目标,援引协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医疗技术支持,规范科学管理,优化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了分级诊疗工作纵深发展,医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医院被国家卫计委医政管理局、健康报评选为“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医院连续七届十五年被评选为市级文明单位、连续两年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各类荣誉百余项。2018年,医院被湖北省卫计委核定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
精准施策,托管3年硕果累累
2016年,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正式被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托管。从此,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有了另一个全新的名字,协和江南医院。3年来,协和江南医院借着协和全面托管的东风,在履行救死扶伤神圣职责的岁月里,砥砺前行,开启了快速发展新篇章。
综合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医院在人才引进,技术更新,制度改革方面都实现了“转型升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各项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年门急诊人次近70万,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住院人次为5万,每年保持26%以上的增幅;出院人次约5万,每年保持25%以上的增幅;年院手术量万余例,每年保持12%以上的增幅;在药占比从38.7%递减到29.8%的同时,三级手术量从2016年的2291台,增到2018年的3932台,实现年均48%的增长;四级高难度手术量从2016年的353台增长到2018年的778台,实现年均60%的高速增长。
新业务新技术“井喷”发展
在2016年之前,新业务新技术“屈指可数”“寥寥无几”,自从托管以来,在协和医院大力支持下,医院新业务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实现“井喷”态势,截至目前已有22个科室获批通过,并熟练开展新业务新技术66项(10882例),其中,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心脏起搏器植入、胸腰椎骨折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断指再植等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实现了江夏区零的突破。特别是,自2016年12月18日医院开展第一例心脏介入诊疗至今,已成功完成各类介入诊疗1000余例。
重点专科实现多点突破
重点专科向国家级、省市级多点突破,先后成功获评2个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9个湖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武汉市市级临床建设重点专科,18个武汉市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其中,超声影像科、老年病科先后获评武汉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本院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质”的飞跃。重症医学科及心血管内科被评为武汉市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在新城区仅有的三个名额中占得两席。检验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及产科均以第一名获评武汉市区县级临床重点专科,让患者享受家门口优质医疗服务。
“托管三周年的实践证明,协和全面托管,构建高质量分级诊疗体系,提升医疗水平等综合服务能力,是实现医院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协和江南医院刘承云院长说。
有的放矢
分级诊疗便捷就医
“刚在村卫生室做了心电图,区人民医院医生就通过网络给我看了心电图,蛮方便,我也放心!”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同升村吴东拿到心电图诊断报告后高兴地说道。
吴东今年71岁,患高血压病10余年,平时服药不规律,近日因胸闷、气喘到村卫生室看病。村医熊忠文为他做了心电图检查,不到10分钟吴东就拿到了诊断结果。“以前胸闷、心慌,要么到乡镇卫生院,要么到区人民医院,路程都比较远,现在能在村卫生室做心电图检查,太方便了!”吴某笑着说。
托管3年来,协和江南医院探索建立“以协和医院为龙头,协和江南医院为枢纽,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延伸至村卫生室的上联省部属医院、下联基层医疗机构”的四级立体分级诊疗模式。
医院与江夏区属23家基层医疗机构签署医联体合作协议,并试点将远程心电服务延伸至村卫生室,逐步做大做强五级心电远程诊断网络。协和江南医院院长刘承云介绍,今年,医院把远程心电诊断延伸到了村卫生室,第一批选了10家中心村卫生室,配备了心电图机,安装了远程医疗设备等,并由区人民医院专家对村医进行了操作培训。村医检查后,将心电数据上传到区人民医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专家诊断后再回传到村卫生室,极大地方便了乡村居民看病。
此外,借鉴协和托管经验,协和江南医院全面托管金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武昌理工学院附属广宁医院、武汉武中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开启与民营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合作新模式;并探索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转诊和远程会诊流程,实现医联体间患者无障碍转诊。
创新举措
远程会诊拉近距离
托管3年来,协和江南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网络,并贯通省、市、区多家医疗机构参与的“湖北省远程医学中心”平台,实现远程会诊、查房、教学实时互动300例次;率先在江夏区建立了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质控江夏分中心、脑卒中中心、介入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甲状腺结节多学科会诊中心、心脏康复中心、急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国家级健康管理示范基地)等10个区域医学中心;其中,心电远程系统实现了“五通”(北大人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区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如遇突发胸痛患者,通过及时采集心电图信息实时传输,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第一时间诊断并反馈报告,特殊疑难病例上传至协和医院,乃至北大人民医院请求上级专家明确诊断;两年来,已为全区基层医院、村卫生室诊断心电图18450例,发现异常心电图9982例,筛查急性心梗47例,其中38例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及时转送到该院成功行急诊PCI手术治疗,抢救成功率达到81%;区域检验中心接收并完成检验标本数287803项,实现了检验结果“一单通”,弥补了乡镇卫生院检验、检测能力不足,项目不全的问题,减轻了基层病患的支出负担、满足了老百姓的就医需求。此外,根据区域医疗卫生规划,江夏区120急救中心由该院承办(下设两个分中心——山坡分中心、金口分中心),进一步完善区域急救网格建立,并依托急救车载传输系统,为患者高效救治提供精准指导,截至目前,分中心共计转送患者759人次。
在突发危急重症救治方面,建立联动、形成合力效用凸显,救治显得更加快捷、有效。“协和力量”在医疗救治中频频出现,充分诠释了“江南有所呼,协和必有应”的托管理念。
多措并举
人才兴院成为主流
输血 托管以来,协和医院选派以刘承云院长为领衔的管理、医疗团队进驻医院,将协和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源源不断注入医院。以提升“就医体验”为切入点,持续推进“百名协和专家进江夏”系列活动,协和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做到“协和专家天天见”,建立“协和专家工作室”,有24名协和专家开启常态化门诊诊疗和疑难手术带教服务,让居民真真切切享受“家门口”的协和专家诊疗服务。
截至目前,共接诊病患逾8000人次;其中:严天慰教授等协和专家接诊疑难病例诊查千余例;刘春萍教授等开展疑难手带教术百余台次;协和专家团队进江夏义诊,开展义诊活动13批次,参与教授102人次,接诊病患4000余人次。聘请协和医院余达林教授、张银环教授等担任健康管理中心主检专家把关健康管理,完善慢病管理软件建设,坚持为每一位来院体检的群众建立终身电子健康档案,3年来,健康体检服务22万余人次,圆满完成湖北省女兵征兵体检、江夏区男兵征兵体检及高考体检任务。
制定《医院人才引进管理规定》,在引进学科带头人上予以安家费、3年专项人才津贴、过渡性住房等福利待遇;托管3年来,成功引进高素质、高学历实用型人才18人,其中博士8名,副主任以上职称18人。
通过网络平台及大专院校招聘会,招录25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9名,本科130名(全日制本科护士11人),为医院快速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造血 两年来,选派300多名医疗技术骨干到协和医院免费进修轮训;22名优秀本科生优先享有协和医院“三年规培”机会;同时,协和医院先后选派10余名专家担任督导主任,对科室实行“导师制”带教,以“一对一”模式进行技术帮扶;采取科室结对方式加大专科建设力度——先后与协和医院骨科、肿瘤中心、泌尿外科、中医科、感染性疾病科、放射科等科室建立了常态化技术协作关系,通过密切型学术交流,提升了服务软实力。
“人才是医疗竞争取胜的重要因素,协和江南医院坚持人才建设“输血”与“造血”并重,让高素质人才转化成为医院跨越发展的动力。”协和江南医院院长刘承云介绍,医院先后有5人入选“武汉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成功推介“国务院特殊津贴”“湖北省季度暖医”“省三八红旗标兵”“荆楚楷模”“武汉大城工匠”“武汉市劳动模范”“市优秀护士”等身边典型事迹,凝聚医院发展正能量 。
文化融合
快速提升服务能力
托管3年来,协和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多次来协和江南医院调研指导,通过发展战略研讨会、行政管理知识培训班等形式,源源不断将协和先进管理经验输注江南。临床医务人员更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协和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和学术活动,拼搏赶超学术氛围空前浓厚。“同一个协和,同一个追求”的价值观念和“爱护医院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的行为准则已形成广泛共识。援非女英雄、白求恩式好医生、荆楚楷模、劳模工匠的榜样文化;“不看病就看书,不听诊就听课”的学术文化;“让医院多担当,让病人少担忧”的服务文化等为典型代表的医院文化不断拓展升华,全力打造感恩、责任、协同、创新的医院文化精髓。
同时,医院持续加大学科建设支持力度,先后有14个专业学科加入国家、省、市专科联盟建设,在专科联盟的带动下,医院不断夯实基础、比学先进,学科发展势头强劲、能力水平不断提升,让患者享受家门口优质医疗服务。
托管3年来,协和江南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强化合理诊疗,不断提升医院内涵,自2016年2月1日起,作为试点单位率先启动药品零加成,3年累计取消药品加成1.2亿元,切实将医改福利惠及百姓健康。
托管3年来,协和江南医院主动担当作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创新“健康扶贫”新举措,率先在江夏区示范开展精准扶贫就医“一站式”结算服务,凡在协和江南医院就诊的精准扶贫户,均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个窗口”即时结算、即时补偿(所有费用均由医院先行垫付,再由医院对接相关部门结算)。
未来,全体协和江南人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着眼于协和医院的“同质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努力提升江夏百姓的就医便捷度和幸福感,为‘健康江夏’建设贡献力量。
长江日报:
协和江南医院公众号
健康管理中心公众号
就医咨询:027-87959179(发热门诊24小时咨询电话)
027-87958740(一站式服务)
行政咨询:027-87959138(院办)
投诉电话:027-87958689(监察科)
行政值班:027-87953249(非正常工作时段)
体检中心:027-87959103
武汉市江夏区纸坊文化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