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和优质的服务,我院目前已开设针灸门诊。
患者直接到协和江南医院门诊大厅挂针灸门诊号,然后在二楼内科门诊20号诊室—针灸门诊就诊。针灸医师会对患者进行诊断、评估,开具针灸处方,患者交费后即可接受治疗。此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现将具体信息公告如下,欢迎广大病友前来就诊!
1、针灸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2:30—5:30)
2、坐诊医师介绍: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陈红医师
3、门诊地址:二楼内科门诊20号诊室
4、科室电话:87959092
针灸治疗的功效,你知道吗?
附图一:电针减肥
附图二:温针治疗膝关节炎
附图三: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附图四:电针治疗肩周炎
关于针灸,我们有话说
针灸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疗法。针灸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疾病的治疗。针灸之所以具有广泛的适应证和明显的疗效,是由于针灸对人体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作用,诸种作用相互密切联系,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整合作用而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是针灸通过调理经气,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同时也能纠正气血失和的状态。疏通经络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生理功能之一,而经络气血瘀滞是疾病产生的一个基本的病理状态。经络不通,则气血运行受阻,其临床常常表现为麻木、肿胀、疼痛等症状。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和针灸手法的作用,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当气血凝结阻滞比较严重,非毫针微通、灸法温通所及之时,可通过刺络放血法强通“以血行气”、“以血带气”,而起到更明显和持久的疏通经络作用。
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是指针灸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恢复到健康的状态。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的。
中医学认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疾病的发生、发展皆为阴阳失调所致。针对人体疾病的这一主要病理变化,运用针灸方法调节阴阳的偏胜偏衰,可以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从而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临床研究已表明,针灸对于机体各系统机能均具有调整作用,而且在病理情况下表现得更为明显。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对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针灸对人体从宏观到微观全面的调整作用显示了针灸具有适应证广泛的特点,而针灸对不同病理状态的调整程度即效应大小又受到针灸的作用性质及作用量度的影响。
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指针灸可扶助正气而祛除病邪。扶正就是扶助人体正气,补益脏腑气血,增强抗病能力,有利于抵御病邪;祛邪就是消除致病因素,减轻疾病症状和对正气的损伤。针灸扶正祛邪不仅可达到治病的作用,还能维持机体动态平衡的自稳状态,达到保健防病的目的。
《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之间正邪相争的过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正气复,邪气祛,重新恢复人体正常的阴阳平衡。因此,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病求本的体现,也是针灸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之一,也体现了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过程。大量实践表明,针灸能有效的调整亚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这正是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表现。针刺补法和艾灸,其兴奋作用大于抑制作用,偏于扶正,适用于慢性久病或虚寒证;针刺泻法和刺血,其抑制作用大于兴奋作用,偏于祛邪,适用于新病、急症和实热证。
协和江南医院公众号
健康管理中心公众号
就医咨询:027-87959179(发热门诊24小时咨询电话)
027-87958740(一站式服务)
行政咨询:027-87959138(院办)
投诉电话:027-87958689(监察科)
行政值班:027-87953249(非正常工作时段)
体检中心:027-87959103
武汉市江夏区纸坊文化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