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根据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为坚决迅速阻断传播渠道,确保广大居民的健康安全,江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断然决定连夜开展第二次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并对纸坊、藏龙岛、庙山、大桥区域合围范围内的所有小区(自然村)实施封控管理措施。
命令就是使命,半小时130余名医务人员紧急集结
下午2时许,医院接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启动江夏区全员二次核酸采集检测任务,医院务必完成对口支援江夏区大桥街道十余万人次核酸采集任务!
响应与行动同步触发,“各支部:根据区防控办要求,医院接到江夏区核酸采样任务。党委紧急号召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现在,立即参与突击行动!到6楼会议室集合!!!请迅速转各支部群,组织队伍。”医院党支部群瞬间燃爆,此起彼伏的报名,让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都有些应接不暇。
“一边动员,一边进行培训,熟练一批转运一批!因为是突击任务,缺少了出征前的仪式感,但每位队员肩负着与时间赛跑的使命感,迫使他们动起来、跑起来,不敢有丝毫耽搁,力争将有限资源发挥到更大,力争将仅限时间充分利用,力争让老百姓的担忧降到最低!”院党委书记韩军同志对踊跃参加本轮核酸采集任务的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给予高度赞许。
紧急调集转运车辆,3时许,132名医务人员陆续奔赴大桥街道;按照街道工作人员统一调配,队员们被分配到13个社区、村塆,21个企业(项目部),一人对接一个点位、二到八人一个小组负责一片小区,覆盖整个大桥街道一百多个核酸采集卡点;抵达卡点后,队员们来不及熟悉环境,便“全副武装”起来,迅速投入到“战斗”,开启与时间赛跑的竞技状态。
从天明到深夜,大雨不期而遇“汗蒸模式”没有丝毫缓解
“战疫”一经打响,不到最后一名居民顺利完成核酸采集,“战斗”不停歇。鏖战12个小时,132名白衣战士顺利完成本次次核酸采集,再次见证协和江南人的“洪荒之力”和“加速度”。
凌格是老年病科突击队成员之一,“医院发出号召,第一个报名,也是第一批次到核酸采集点位,团队3名队员通力协作,历经10小时,完成4400余人次核酸采集任务”凌晨时分,老年病科突击队结束采集任务,凌格看到队员们湿透的衣服和还在滴着水的头发,内心总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触“黄炜璐,5月才做的甲状腺癌手术;硕士研究生段碧晗,8月初刚到医院的,上班几天,毅然加入取核酸队伍···”
“今天,一直都很闷热,而且下了雨!本以为,下雨后会凉快一下,其实没什么区别!雨停了之后,都快吐不过气来,感觉快要累虚脱了,头有点晕,就低声跟一同驻守的同伴说自己好像有点低血糖;这个时候,队伍中一位带着小孩的妈妈听到我的状况后,马上递过来一瓶酸奶,虽然穿着防护服不能立马喝,但是给了我莫大鼓励!”菩提苑小组的95后导医台护士熊薇,谈到今天遭遇,眼圈始终是红红的。小组成员雷梦、付双全果敢干练,从8月7日17时开始采集核酸,直到凌晨2时,共计采集核酸2400人次,菩提苑小组累计采集核酸万余人次。
儿科年轻医生汤琼瑶,生病刚恢复就回医院上班,一听说需要人采核酸,立即报名。“希望昨日不再重现”的信念,支撑着她原本就瘦弱的身躯直到完成最后一名居民核酸采集;“里面穿的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幸好我还带了一件短T可以换上,不然再次穿防护服的时候里面湿漉漉的衣服一定会让我再次生病。”回医院的路上经过了自己家,汤琼瑶却因为担心家人的安全不敢回家拿换洗衣服。
健康管理中心金琳、康丽文、王思慧、彭曦子组成的“四人小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在完成金融街中建二局项目部1000余人的核酸采集任务后,又马不停蹄驰援俪湖天地采集点。连续奋战数小时后,大家都几乎精疲力竭,“还有最后二十几个人,再坚持一下···”预备党员、助理护士长康丽文越来越觉得胸口憋闷、头昏眼花,等同事发现时,她贴身的衣服已经湿透;“她可能中暑了···”中共党员、突击队带队金琳果断处置,并向综合协调组报告请求120救援;队员们得知经过有效处置,没有大碍,心中石头也放下了,一鼓作气顺利完成剩下人员核酸采集。
核酸采集队列中,还有很多一人一个点位的“轻骑兵”。原胸外科医师、三级办主任廖宇飞、肝胆外科护士长徐丽、骨科助理护士长叶霞、助理护士长梁文、护士熊帆等“独挑大梁”完成人均600余人次核酸采集。
如果说,年轻医护人员是“疫”战场上生力军,那么众多年长的主任、护士长则是百战不殆的主心骨、导向标
“我们手上操作麻利些,不仅能减少取样带来的不适,更能让后面等候的居民少一分等待!”呼吸党支部书记、呼吸二病区主任胡芬带领支部党员连续多天“预定”外派核酸采集“位置”,做到逢“采”必参加。“我把被子放到值班室了,随时待命等组织安排!”7月底,医院呼吸支部预备党员、呼吸二病区副主任李卫鑫便向科室主任胡芬请战;“已连续三天,没有回家了!随时听从组织调配”作为呼吸科医生李卫鑫,经历去年疫战,深知全民核酸检测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意义。
原外科支部书记于志坚,年过5旬,仍带领身边党员医护踊跃报名参加,以身作则,诠释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先锋带头作用;医院微信群中同事长传他的一张湿透的衣裳、略显憔悴坐着休息的画面,让无数同仁动容;在其带动示范下,外三党支部支委邹卫华、徐冬、袁来顺先后全员请战参与核酸采集工作,肿瘤科副主任陈元鸿,疼痛科余能,肛肠科江先胜及预备党员中医科陈娟等等陆续加入进来。
原门诊部导医台护士长刘玉莲,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已连续4天带队参加支援金口街道核酸采集任务。听闻第二轮核酸采集征集医护,便再次请战采集核酸任务。“老同志,要发挥余热!”结束一天的核酸采集工作,刘玉莲护士长显得有些疲惫,她带领8名队员主动认领了大桥街道人口最多的金樱社区采集任务,从下午三时到次日凌晨三时,先后转战南车花园、澎湖湾、菩提苑等3个采集点位,累计完成了一万余人次的核酸采集人次。还有,同样连续4天参加金口一人一村“上门取样”的,病员服务中心负责人倪惠芳,再次请战带领3人深入联投龙湾二期,完成核酸采集4000余人次。
还有,无痛内镜中心韩传钢主任、麻醉科杨燕副主任带领的6人突击小队入驻江夏区邢远长社区;消化内科付萍主任带领8人坚守十字岭;原神经内科护士长吴爱喜带队8人上门排查大桥还建小区;每一处点位都是一个战斗的堡垒,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不畏生死,勇于担当,用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甘于奉献”的大医精神。
与此同时,联投广场核酸核酸采集点,队伍排成了两条长龙,刚忙完一天诊疗任务,下班路过的骨科刘安平副主任看到此景,便主动申请当志愿者;得知缺少医生采核酸,又主动请缨:“我是医生,我可以!”。穿上防护服,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支起新的采集点,分流等待采样的居民;同样下班途经此处的肾病内科护士长余玉兰、甲乳外科张长芬相应加入进来,于是“路人甲乙丙”核酸采样组成立,明确分工“两人采样、一人志愿服务”,疏导居民十人一组,一次采两组,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一干就持续到凌晨。
心中装着人民,抗疫路上协和江南人更有力量
随着最后一批“转场”驰援医护人员完成任务归队,已是凌晨三时许,没有人喊累,见面相互不是问“累不累”,而是问“还有没有”。
“前面是人民、后面是国家、心中有信念,必胜!”这是医院同事间朋友圈点赞最多的的一句话,形象生动表达了每个医务人员心声。
担当是一种责任!担当同样也是一种情怀!正因为历经疫战洗礼,我们才会更加从容,采取科学正确举措应对病毒传播;也正因为身着一袭白衣,我们选择了坚守,始终和人民紧紧站在一起!我们也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界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必将夺取这场抗疫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协和江南医院公众号
健康管理中心公众号
就医咨询:027-87959179(发热门诊24小时咨询电话)
027-87958740(一站式服务)
行政咨询:027-87959138(院办)
投诉电话:027-87958689(监察科)
行政值班:027-87953249(非正常工作时段)
体检中心:027-87959103
武汉市江夏区纸坊文化大道1号